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习近平.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EB/OL]. (2019-03-16)[2024-07-09].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3/16/c_1124241424.htm.[2] 陈志勇. “圈层化” 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 思想教育研究,2016(5):70-74.[3] 王贺. 大学生网络交往“圈层化” 的困境及对策[J]. 江苏高教,2017(3):94-97.[4] 廖卢琴,谢爱林. 圈层与连接:思政教育网络话语传播困境与出路:基于矩阵传播的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21(7):48-54.[5] 申金霞,万旭婷. 网络圈层化背景下群体极化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基于“2·27事件” 的微博评论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8):55-61.[6] 唐云锋,刘涛,王艳艳. 网络圈层化、微博舆情传播与虚拟场域群体极化[J]. 浙江社会科学,2022(7):78-84,159.[7] 王艳艳. 圈层化视角下微博舆情传播中群体极化行为的治理策略研究[D]. 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21.[8] 皮埃尔·布迪厄, 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 李猛,李康. 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9] 李艳培. 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研究综述[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6):137-138. [10] 李全生. 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2):146-150.[11] 毕天云.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 论[J]. 学术探索,2004(1):32-35.[12] 周琳. “圈层化” 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破圈困境与出圈对策[J]. 学术探索,2021(12):147-152.[13] 霍宁宁,饶旭鹏. 困境与出路:网络信息“圈层化”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1):91-95.[14] 雷婧妍,任健. 场域理论下微博超话社区的网络趣缘群体关系研究[J]. 新闻爱好者,2022(1):99-101.[15] 邓鹏,陈树文. 网络话语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论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9):103-107.[16] 黄滨. 构建新时代大学精神的网络育人范式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7(1):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