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周宿峰. 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4. [2] OLIVER P. Built to meet needs: cultural issues i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M].Taylor and Francis: 2007.[3] 刘亚美. 乡土建筑保护理论的梳理和研究[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3.[4] 赵鹏飞, 王甜, 张冰, 等. 在地语境下的沂蒙红嫂纪念馆建筑设计[J]. 工业建筑, 2020, 50(10): 194-198.[5] 芦原义信, 尹培桐. 街道的美学[J]. 新建筑, 1984(2): 50-58.[6] 吴玲, 白旭, 谈昭夷. 华黎式在地建筑中的“起点”和“重力”探讨[J]. 城市建筑, 2018(36): 107-109. [7] 陈功勤, 李芝也, 张燕来. 平潭石头厝民居建造技术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9(7): 147-149.[8] 陆烨. 福建平潭石厝的气候适应性技术初探: 以山利村为例[J]. 中外建筑, 2018(8): 141-143.[9] 王茜雯. 中央苏区遗存红色建筑特征初探[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9(4): 33-35.[10] 杨肖, 龙春英. 红色文化视角下的纪念性建筑特征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7(8): 150-151.[11] 王刚, 张薇. 武昌地区红色文化纪念性博物馆建筑探究: 以辛亥革命博物馆为例[J]. 艺术教育, 2018(12): 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