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马慧萍.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调查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0(2): 79-86.[2] 罗春荣. 大湾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思考[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12-23(008). [3] 杜娟娟, 张柏秋.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困境及对策[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23): 44-51. [4] 田雅娟, 雷琴, 陆颖, 等. 科研机构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制研究[J]. 图书馆学刊, 2019, 41(12): 99-102. [5] 陶荣湘, 廖利文. 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概况与发展策略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9(19): 79-84. [6] 李学宁. 发达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 2019(12): 76-79. [7] 章璠. 奠定大陆法系知识产权制度理论基础: 法国工业产权局简介[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8(5): 80-82. [8] 栾春娟. 专利文献计量分析与专利发展模式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9] 罗贵斌, 黄应军. 高校专利成果转化路径的比较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 2020(1): 125-128. [10]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19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R/OL]. (2020-03-09)[2020-05-02]. http://www.sipo.gov.cn/docs/20200309165140567125.pdf.[11] 雷朝滋. 提升高校专利质量 加强产学研合作 促进成果转化[J]. 中国科技产业, 2020(1): 23-24.[12] 刘筱. 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机制建构路径解析[J]. 教育评论, 2020(1): 70-76. [13] 吴悦, 李小平, 涂振洲, 等. 知识流动视角下动态能力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8): 115-123. [14] 涂振洲, 顾新. 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3, 31(9): 1381-1390. [15] 蔡启明, 赵建. 基于流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3): 7-13. [16] 李建蓉. 专利信息与利用[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13.[17] 冉从敬, 宋凯, 赵倩蓉, 等. 合作什么,去哪合作,与谁合作?——专利视角下的校企合作对象选择系统构建[J]. 图书馆论坛, 2020(5):1-10.[18] 马天旗. 专利分析——检索、可视化与报告撰写[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 4.[19] SCHECHTER R.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law of copy-rights, patents and trademarks[M]. Eagan: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 2003.[20] 毛琴芳, 徐志娟. 网上中国专利数据库的比较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1(5): 66-67. [21] 金波. Internet免费专利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检索[J]. 图书馆学刊, 2003(S1): 79-80.[22] 蔡莉静, 张魁军, 姚新茹, 等. 互联网上5个免费中国专利数据库的比较研究[J]. 情报科学, 2003, 21(7): 773-775, 784. [23] 周成效, 孙继林. 开放式专利数据库检索分析功能之比较[J]. 现代情报, 2012, 32(8): 151-153. [24] 黎子辉, 刘亚娟. 常用中国专利数据库评析[J]. 图书馆研究, 2020(1):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