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洪锦,于晓昆.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0):17-19.
[2] 刘畅,李鹏.院士工作站服务天津区域经济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6 (4):56-59.
[3] 隗斌贤.基于内生驱动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有效模式——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8):1-4.
[4] 隗斌贤,郭寄良,项宇琳,等.院士工作站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地位功能及其模式创新的再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27):11-13.
[5] 季学猷.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作用和建设机理[J].科教导刊,2012(10):12-13.
[6] 郭寄良.依托院士工作站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调研思考-以浙江为例[J].科技通报,2015,31(3):272-276.
[7] 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8] 刘思峰,蔡华,杨英杰,等.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8):2041-2046.
[9] 刘冰,冯华,王海腾,等.创新产出与创新环境要素灰色关联度评价研究——以北京中关村为例[J].学术论坛,2016,38(1):49-53.
[10]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空间[J].模糊数学,1985(2):1-10.
[11] 林勇.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6):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