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oa 考虑地震动水力的高速铁路跨海斜拉桥碰撞效应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01 为探究地震动水力对桥梁纵向碰撞效应的影响,以某主跨400 m 的跨海斜拉桥为例,将其通过节点地震动水力附加质量于承台和基础,建立考虑地震动水力的水?结构相互作用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法,探究高速铁路跨海斜拉桥主、引桥伸缩缝处碰撞效应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Midas Civil建立考虑和不考虑地震动水力有限元模型,并在伸缩缝处添加碰撞单元,沿桥纵向输入地震波对比动水力对主引桥碰撞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越大,所产生的碰撞效应越大,并且罕遇地震工况下相较于设计地震时碰撞效应至少提高2~3 倍。在考虑动水力时,伸缩缝处碰撞力、塔顶位移以及频谱特性都有明显提升,其中在有地震动水力时塔顶位移响应至少增大30%~40%。从频域角度看,纵向加速度功率谱幅值明显增大,因为群桩的动水力增大了下部结构的惯性力,使塔底的加速度功率谱峰值向低频段偏移。该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跨海斜拉桥的碰撞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07 315 6071783 雷虎军,张益僖 地铁场站咽喉区上盖结构列车致振响应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02 以福州滨海软土区某地铁场站及其上盖结构为工程依托,通过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分析了咽喉区列车振动波在上盖五层结构内的传播规律。研究表明:上盖结构房间楼板振动沿楼层向上呈现先衰减后放大的趋势,且各层振动卓越频带为40~80 Hz,其中首层峰值频率为63 Hz,三层与五层均为50 Hz;各层房间柱振动均大于楼梯间柱,且房间柱振动沿楼层向上呈现先衰减后放大的趋势,楼梯间柱振动在各楼层内则基本保持不变;首层与五层房间楼板竖向分频最大振级VLzmax 分别超限15.2dB 与3.2 dB,各层房间柱与楼梯间柱VLzmax均未超限;柱截面尺寸增大至0.5 m×0.5 m 时,上部楼层房间楼板VLzmax可降低2.2~5.1 dB,楼板厚度增大至0.2 m 时,下部楼层VLzmax可降低1.4~2 dB。本研究成果可为地铁场站及其上盖结构列车致振响应研究与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借鉴。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16 322 7093631 黄建华,吴保林 UHPC-NC组合柱轴压极限承载力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03 采用配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圆筒为模板,并内浇普通混凝土(NC)的UHPC-NC组合柱,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基于现有承载力计算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UHPC-NC 组合柱轴压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分别采用所提方法和他人的计算方法,计算所收集试件的轴压承载力,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值均值为1.023,方差为0.005,与有限元拓展参数值对比误差也均在10%以内,其计算精度较高。相关研究可为UHPC-NC组合柱在实际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23 330 2677556 林上顺,陈超,程章宏 高黏添加剂对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04 针对透水沥青路面多孔结构导致耐久性不足及橡胶沥青改性技术相容性差等问题,文章提出采用高黏沥青添加剂(tafpack-super,TPS) 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探究了不同TPS 掺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TPS 与橡胶的协同改性效应呈现显著剂量依赖性,当掺量为9% 时,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车辙性能、抗疲劳特性与水稳定性实现协同优化,其改性混合料的黏附性和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可有效增强透水路面的结构耐久性。研究通过整合废弃轮胎橡胶再生利用与TPS 改性技术,构建了环境?性能协同强化的沥青材料体系。该成果提出基于9%TPS 掺量的改性工艺,为海绵城市透水路面材料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绿色低碳道路工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路径。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31 337 5857594 杨艳柯,李惠霞,庄金平,邵景干 冻结水泥砂土单轴抗压力学特性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05 为研究冻结水泥砂土的单轴抗压力学性能特征,利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进行冻结温度为-5、-10、-15、-20 ℃和w水泥为0%、5%、10%、15%的冻结水泥砂土试样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冻结水泥砂土在不同冻结温度和水泥掺量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及弹性模量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单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冻结水泥砂土的破坏程度随着冲击气压的增加而加大,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其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均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呈正比例增大,该研究成果可为地下暗挖掘进工程的冻结围护加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38 343 4226032 黄建华,贾敏智 基于改进遗传规划算法的本体匹配方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06 受到遗传规划(genetic programming, GP)在特征构建领域成功应用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规划算法的本体匹配方法(ESMPD-GP)。为了解决GP个体简化压力问题、避免算法在进化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ESMPD-GP 采用了两种新的算法组件,即双目标精英选择机制和种群多样性增强策略。前者通过同时考虑个体适应度和编辑距离,选出种群中多样性最强的个体集合;后者通过创建额外种群引入优秀解简化压力,增加种群多样性、防止早熟收敛。基于国际本体匹配竞赛上Benchmark和Anatomy 测试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Benchmark 上的f-measure 平均值为0.96,优于现有先进方法。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44 353 4323393 申建朝,戴可涛,薛醒思,李何,吕青 计及消纳风光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多目标优化调度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07 针对电动汽车无序入网的问题,提出了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与风光消纳的方法。建立了电动汽车的有序和无序充电模型;在动态分时电价机制的引导下,以最低微网等效负荷峰谷差均方值、最低电动汽车运行成本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一个计及风光消纳的电动汽车充放电的多目标调度模型。用基于小生境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来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得出,该模型不仅可以降低电动汽车充放电成本、降低负荷峰谷差,还可以有效增加风光消纳。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54 360 1695503 杜峰,向志豪 提升新能源电网中距离保护响应的策略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08 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其控制策略对距离保护性能的影响日益显著。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平面的距离保护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新能源并网系统中距离保护在故障工况下的性能劣化机制,特别是系统功角的显著增加对保护性能的影响。其次,基于故障后系统功角接近90°的运行特征,结合电压余弦量在大功角较工况下过渡电阻耐受能力增强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判断系统是否发生不对称相间故障的判据。基于Matlab/ Simulink 搭建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实,该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新能源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抵御过渡电阻的能力,并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61 366 2392908 黄辉,邓慧琼,黄泓宇 Teeth-Simplification:一种面向牙齿分割的性能提升方案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09 在口腔医学领域,精确的牙齿分割对于计算机辅助诊断和治疗规划极为关键。针对简化算法带来的几何误差和标签误差,提出一套名为Teeth-Simplification 的策略,用于提升和评价牙齿分割性能。Teeth-Simplification 策略包括一种基于保边界的简化算法、一种基于维度映射的标签转换策略和一种非对称精度的性能评价体系。基于公共数据集3DTeethSeg 的实验表明,Teeth-Simplification 策略适应于MeshSegNet、TSGCNet、SGTNet 和GACNet 等网格分割方法,边界DCD 误差值分别降低73.68%、64.63%、21.15%和33.33%,有效提升了牙齿分割性能。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67 373 4412558 谢其钦,刘石坚,陈洁,邹峥 基于VMD-TCN-BIGRU的超短期功率预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10 为提高电力系统超短期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 和时序卷积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TCN-BIGRU)的预测模型。通过灰狼优化算法(GWO)优化VMD 的模态数量和惩罚因子,以提升信号分解质量并减少噪声干扰。将分解后的模态与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提取的特征向量输入TCN-BIGRU 模型,提取时间序列的短期与长期依赖特征,从而提升预测准确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达99.144%,优于传统单一模型及其他组合模型,在应对非线性与波动性数据上适应性更强、预测误差更低。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74 381 4875879 林志辉,刘丽桑,张立伟,陈文伟 基于CFD-DEM的盘式气流磨分级数值模拟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11 为了探索盘式气流磨中铁基粉末分级的内在机理,开发了基于CFD-DEM 气固两相流模型,实现对盘式气流磨分级的数值模拟,并分析不同进气压力对分级性能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和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双向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使用喷嘴入口速度,验证网格数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把腔室内部划分为破碎区、分级区和分级轮内部。颗粒间的碰撞主要发生在破碎区并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剧,在分级轮内部几乎没有颗粒间的碰撞。随着喷嘴进气压力的增加,分级效率呈现降低的趋势,从91.0 %下降到56.8 %,且整体变化幅度大;而分级精度则呈现增加趋势,从0.63 增加到0.87。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82 388 6363631 陈剑璇,李占福,高紫圣,童昕 水流参数对物体在水中掉落距离的影响及预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12 当前海面上的藻类掉落海底的运动规律尚未明确,无法开展坐底式鲍养殖沉箱的捕饵口设计。为此,论文以玻璃瓶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水流流速、水深、玻璃瓶质量对玻璃瓶从水面掉落在水底距离的影响,进而揭示玻璃瓶从水面掉落在水底距离的运动规律;并构建掉落距离预测模型,预测玻璃瓶掉落在水底的距离。研究发现,随着水流流速的加快或回型槽内的水深增加,玻璃瓶从水面掉落在水底的距离增大;随着玻璃瓶的质量或倾角增大,玻璃瓶从水面掉落在水底的距离减小;所构建的掉落距离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玻璃瓶与海带从水面掉落在水底的距离,其平均预测偏差分别为2.79%与4.12%。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89 394 2874052 郑天清,林毅熙,田振恒,魏盛军,张露,吴晋泽,徐继璇 电动单涵道无人飞行器的建模与控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13 设计了一种电动单涵道垂直起降的飞行器,该飞行器融合了固定翼和多旋翼优点,具有垂直起降效率高和动态响应快的特点。针对参考信号与系统输出误差初始值较大产生的超调和震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三维位置控制器。与比例积分微分(PID) 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展现出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收敛精度。通过MATLAB / Simulink 和Flightgear 联合仿真实现了可视化控制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的有效性。最终通过户外飞行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395 306 4025324 王航辉,周景亮,邹诚,周梦欣 混合磨料柔性抛光工具加工碳化钨合金性能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4014 使用SiO2、金刚石、SiO2 / 金刚石混合磨料制备半固结柔性抛光盘对碳化钨合金抛光,用去离子水作为抛光液避免污染。基于抛光盘柔性基体的力学特性,探究了不同种类磨料对碳化钨试样的抛光性能,分析了加工后的表面质量。结果表明:使用wSiO2 / w金刚石= 2 ∶ 3 的混合磨料抛光盘加工后,试样表面粗糙度降至0.007 μm,降低了96%,表面深划痕和凹坑被有效去除,PV 值为0.17 μm,相较于使用单一SiO2、金刚石磨料抛光盘加工后的试样表面,PV 值分别降低了81%、64%。 2025年08月25 00:00 2025年04期 402 408 991783 赵嘉辰,许永超,何嘉锋,陈丙三,石洋,王乾廷